12月26日,《“不似”的浪漫》一書首發暨張茂材書畫精品展在京舉行。美術界、文化界知名人士劉曦林、李燕、王鏞、王培東、郭石夫、王玉良、齊辛民、郭子芳、徐鼎一、鄭巖、陸正之等出席活動,紛紛發表感言,稱頌張茂材先生精深的藝術造詣、獨到的藝術見解、高尚的藝德情操。
《不似的浪漫》一書編著者千黛講述了寫作心得。張茂材先生是我國近現代畫壇耆宿,也是我國民族大寫意藝術重要的傳承與創新人物。張茂材先生幼承齊魯文脈薰陶,少時又苦學西洋素描與水彩,年長沉迷中華傳統文化藝術飄逸簡練的高古旨趣,推崇自王維蘇軾米芾青藤八大石濤一脈,講求藝術家詩書畫印的綜合修養。他與同輩好友李苦禪關友聲於希寧等不斷切磋琢磨,對“推陳出新”、“‘不似’的浪漫”、“它我有無”、“刪、閃、變”、“名利與藝術關係”、“寫實與寫意關係”、“畫賞糊塗筆”等重要藝術理念與用筆技法提出了創新性闡發和創造性詮釋,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西學東漸民族藝術生存載浮載沉的環境下,實屬難能可貴。
顧問劉曦林先生髮言
與會專家在回憶評品中稱頌,張茂材先生性格剛直不阿,面對社會、藝術潮流嬗變,決計不低頭失去自我,他對民族繪畫藝術始終充滿自信。他要求弟子們認真“苦學”,不求錢、不求地位、不求名利。張茂材先生有第一等學識,有第一等襟懷,有第一等藝術。藝術家劉開渠、尹瘦石、潘絜茲、周韶華、楊之光、劉文西、周思聰、黃苗子、鬱風、金維諾等,都曾對張茂材先生的書畫藝術表達了由衷的讚賞。 他的作品平實大氣、沉穩從容、樸厚温潤,繼承了傳統大寫意的風神韻味,以書入畫,詩畫一體,既有豐厚的文人畫筆墨內涵,又有廣泛的生活積累,豐富的學識閲歷。
張茂材先生部分畫作
與會藝術家們一致認為,張茂材先生是卓越的教育家,“青燈不羨前程遠 白髮欣看後輩賢”。他“愛徒勝子”,桃李天下、門下人才輩出:季羨林、陰法魯、黑伯龍、單應桂、齊辛民、王廣才、劉曦林、胡正彬、王佔山、謝家道、劉國瑞等羣英輩出。季羨林先生曾在自己的回憶文字裏這樣寫張茂材先生:“他態度和藹,循循善誘------美好的印象將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”。
李燕(左)、千黛、劉曦林(右)一同觀看張茂材畫作
劉曦林、王廣才、齊辛民等先生,更是與張茂材先生情同父子,珍藏他的筆墨、捐作品為張先生辦遺作展覽、心心念念地結集出版張茂材先生的文章著作。此書即由劉曦林、王廣才先生任顧問。作者千黛即為王廣才先生之女,長期習染翰墨書香,文筆高華、書寫視角開闊,自幼即耳聞張茂材事蹟,研賞張茂材先生墨跡。全書二百多張圖片資料,為研究張茂材先生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內容與文論示範。圖片的分類與穿插,亦頗具用心,為讀者領略張茂材先生的風采做了上好的鋪陳。
李燕與千黛在李苦禪寫給張茂材的書信前
張茂材作品欣賞:
《浪漫》
《三鳥》
《水仙》
《八哥求神不求形 求味不求神》